(吉隆坡30日讯)巴生谷需要更多的防洪系统,来应对频繁的闪电水灾问题。。

环境水利专家拿督莫哈末伊万教授表示,在巴生河下游的地区,极需更完善的防洪系统,这些常发生水灾的地区包括莎阿南、双溪毛糯和八打灵再也。

“我们想要控制水灾问题,就要通过排洪,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建立集水库的防洪系统,作用是在高雨量时集中储水,并在停雨后排洪。”

他说,到目前为止,在首都吉隆坡,巴生河只有一个排洪系统,负责传送至7个集水库。

“通过精明隧道进行的洪水管理,能把吉隆坡闪电水灾的发生率降低至45%,特别是占美清真寺、安邦高速大道、敦霹雳路和默迪卡广场一带,不会像从前一再发生闪电水灾。%。

“发生大雨时,来自安邦河和巴生河的洪水,会通过精明隧道排洪至帝沙花园(Taman Desa)的集水库,最后排至柯拉涌河。”

在过去两週,连绵的豪雨造成吉隆坡多个主要道路,发生严重的闪电水灾,更有多辆汽车被困,引发市民的不满。

因此,吉隆坡市政局有必要更密切关注市内的水灾黑区,并设法改善现况。

联邦直辖区部长阿都沙末在较早时表示,每一个地区的排水系统功能不同,特别是只能应付一定的雨量,难以全面解决问题。

根据灾害管理专家鲁斯澹博士说,吉隆坡地区容遭受山洪暴发的最明显原因之一是,由于水流问题,吉隆坡的许多地区已成为“坚实地表”(Solid Surface)。

“这座城市有很多坚实的地面和道路,空间被建筑物、人行道等设施填满,缺乏“绿色地带”。”

“在下雨勗,水会通过绿色地带渗入地下,但是,我们吉隆坡的地面坚硬,水无处可去,所以才需要排水系统,一些沟渠却又常因为垃圾堵塞问题,无法正常排水,恶性循环下只会越来越严重。”

他说,同时,也有许多排洪沟渠没有获得良好维修,在市中心内各处都有大型工程在进行,工程造成泥土的流失,也是排洪功能下降的原因之一。

分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