双补选成绩有个共通点,即选民不分肤色的表达了对希盟政府表现的不满意,只不过华裔选民为主的无拉港,选择无声抗议并给予希盟预警,巫裔为主的斯里斯迪亚,则借由成功结合在野力量宣泄不满,且对希盟构成了威胁。

无拉港补选,超低的投票率皆因选民不热衷于投票,与选委会的预测差距甚大,不难解读为选民感到意兴阑珊,尤其厌倦政坛上过多的政治动作,缺乏有实质意义的建设工作。

政治动作可做人民发泄情绪管道,是情感的抒发;务实建设则是人民现实生活需求,是生存的条件。长时间侧重于政治怠慢了建设,人民就会渐渐的意识到危机,进而抱怨着执政党,因为感觉再爽始终无法填饱挨饿的肚子。

华裔爱面子不会即刻转态

华人放不下面子,加上95%的严重力量倾斜,不可能一时三刻就要他们转态并承认看走眼,况且,华裔还未打算重新接受马华,因此,大多数选择沉默做无声抗议。超过50%在509大选中投票的选民没在补选投票,相较于斯里斯迪亚的46.78%来的高,就可证明这一点。

此外,在没有结盟下和马华选择孤身上阵补选,伊党上届大选的逾6000张选票并没流向马华,巫统支持者也不踊跃投票,加上巫裔选民对马华标志陌生,巫裔投票率低至30%,这也是为何马华得票率虽增至15%,一些华裔居多的票箱得票率从上届大选的7%增至12%,但总得票依然减少了32.33%。

至于希盟,虽然总得票率增至将近85%,可对比上届大选的总得票却减少了46.11%,加上补选的总票数减少了50.64%,对比马华总得票减少也受巫裔选民影响,华裔的无声抗议确有迹可循。

伊党力量暴涨一倍直逼希盟

巫裔居多的斯里斯迪亚补选则反映在野的巫统和伊党,成功整合力量下带给了伊党超过一倍的力量,以致伊党总得票从大选的4563张增至9698张,得票率也增加了30.82%达到41.12%,与希盟的距离拉近到十个百分点以内。

上届大选,结合伊党、巫统和独立人士,得票率都还不及三分之一,但补选的在野得票率却明显上升,在朝的希盟得票率则下跌7.81%,跌破60%水平线,对希盟构成威胁。斯里斯迪亚投票率同样低,但巫裔选民比华裔更勇于和明确的表达不满,非但不认同州政府平平无奇表现,也不满中央政府的施政方针和成效。

双补选成绩料促成伊党和巫统为政治利益而结盟,一旦不被马华和国大党认可,将致使国阵正式解体。届时,马华非但要加快脚步重得华裔支持,也须深入巫裔群体。

希盟为稳住巫裔选票走向偏激

希盟则肯定看重流失巫裔支持,毕竟侵害了利益甚至添加安华重返国会的悬念,尤其若背腹受敌或致阴沟里翻船。况且,表面数字显示希盟仍获85%华裔支持,政府在施政的种种层面上势必侧重土著,以便稳住巫裔选票,引起土著隐忧的事项如承认统考文凭、制度化增建华小等,或因此延后落实,华裔的发展空间将进一步被挤压。

基于行动党执政的表现,加上双补选表面数字的推波助澜,对于来临的政府施政,华裔有必要打起十二分精神!

分享